中心举行“学习袁隆平精神,做一粒好‘种子’、 育一批好种子”专题学习会

发布时间:2021/05/29 | 浏览:298 | 来源: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29日下午,“中心”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联合举行“学习袁隆平精神,做一粒好‘种子’、育一批好种子专题学习会。会议由教工党支部书记刘永柱主持。农学院党委秦亮生书记、林轩东副书记出席此次学习会。



学习会上,全体师生党员共同观看《禾下丹心,袁隆平院士纪念特辑》,聆听博士研究生古丰玮朗诵袁老写给母亲的一封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大家通过视频和朗诵追忆袁隆平院士的生平,感受袁隆平先生“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赤子之心和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淡泊名利的科学精神。





支部书记刘永柱在观看视频后谈到,参加工作后,每年都有机会与袁老接触,感触最深的就是袁老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者,他对年轻一代抱有殷切的希望,看到从事水稻育种的年轻人,他深感欣慰。希望从事水稻育种这一行业的我们,能发扬袁老精神,发挥自己更大的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中心”副主任郭涛博士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自己学习袁老精神的体会,一是学习袁老的创新精神,袁老是一位奋斗拓荒者,他“从三系法、二系法到一系法,从超级稻到耐盐碱稻,他突破传统理论,创建了杂交水稻学科,推广运用了杂交水稻技术,让我们端稳了自己的饭碗。”我们要传承袁老的创新精神,才能结出更多更新的成果。二是学习袁老的实践精神,袁老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真真正正将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我们要学习袁老,育出人民满意的品种,才是最大的成果。三是学习袁老的家国情怀,不计个人得失,发挥集体的作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中心”副主任王慧教授表示,袁老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却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我们要学习袁老坚持、创新、博大的情怀,发扬袁老精神,促进水稻科学事业的发展。



博士生党员陈莹眼角湿润地表示,袁老的母亲在他心里种下一粒好种子,希望袁老也在我们心中播下一粒好种子,我们努力耕耘,结出更多的好种子。



硕士生党员李明通过袁老说过的三句话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表示“我们要在缅怀袁老的同时,更应向着梦想,不忘初心。如今接力精神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应当追梦不止,奋斗不止。为谱写华章,为国家发展,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农学院党委书记秦亮生指出,袁隆平院士一直以来与“中心”有密切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我们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断探索、突破,在培育良种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打好种业翻身仗。



“中心”主任陈志强教授作了发言,当他讲述24日参加袁隆平院士遗体告别仪式的感触和见到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人民群众前往长沙悼念、缅怀袁隆平院士的盛大场景以及袁隆平院士对中心的新品种选育给予的重要指导时,不禁潸然泪下。

陈志强教授谈了三点体会,首先,袁老有一个朴素但坚定的信念:希望所有人能吃饱饭,为这个信念锲而不舍、奋斗终生。正因为他的这个信念,让“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二是择一事,终一生。袁老一选择水稻研究,便终其一生都在从事水稻研究。这是一种专业精神,脚踏实地地干一件事情。三是,袁老是用生命在搞科研,用生命在丈量他的事业,不断地提出新挑战,不断地产出新成果。他自己总结他的成功秘诀,便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陈志强教授提出,希望全体师生能真真正正学习袁老淡泊名利、开拓创新的精神,做一粒好“种子”,育一批好种子。他还补充,从“中心”角度讲,不止要选育出田间种植的好种子,还要培养优秀的人才,使之成为一粒好“种子”。




支部书记刘永柱作了总结,指出此次座谈会只是开始,之后全体师生要深入学习袁老精神,并将袁老精神真正发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争做一粒好“种子”。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1024 * 768 为最佳效果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苏迪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科技楼711室(综合部) 联系电话:020-85285772